淺談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是從家庭培養出來的。增強孩子的安全感是要營造一個支持和關懷的家庭氣氛和環境,使他們感到安全和自在。只有感受到安全,孩子才可放膽去發揮「自我」、「敢言」、肯嘗試創造事物和勇於面對挑戰,父母在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起了很大的作用。
˙*
孩子有安全感的性格和行為表現
     有安全感的孩子可以很自然地和相熟的人作出親密的身體或眼神接觸,孩子可以離開信賴的人或熟悉的生活環境一段時間,仍然感到安全。在生活種種變化中,有安全感的孩子可以用從容沉的態度去面對轉變。在日常生活中,他們較少表現出受壓迫及焦慮不安的徵狀,他們可以和父母、師長、同學、兄弟姊妹、朋友等這些重要人物中建立信任關係。
˙*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性格和行為表現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不管與對方相識與否,都不喜歡和對方有親密的身體和眼神接觸,他們會對人猜疑,避免或猶豫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害怕付出深厚感情,他們會表現出過度的恐懼,而很多時候,他們的恐懼是無稽的。若要他們面對新事物和新經驗,他們會感到不安和畏縮,害怕面對困難的事和人。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容易表現受壓迫和焦慮不安的徵狀 (例如:無緣無故哭泣、咬指甲、抖顫等),他們不知道何人可以信賴;有些孩子,怎至乎會利用挑戰權威的方式來掩蓋他們的自卑心態。
˙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要幫助孩子加強安全感,父母除了要滿足孩子的基本需要外(即是:衣、食、住、行),還要營造一個支持和關懷的家庭氣氛和環境,父母要以孩子的角度,嘗試進入和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幫助孩子建立與他人互相信任的關係。在家裏要製造一個民主氣氛,與孩子一起訂立合理的家庭規則和限制,不偏不倚,並貫徹執行。家長要以身作則,讓孩子學習好榜樣,那麼,孩子在這樣的環境培育發展下,他們便可以有信心地發揮他們的潛能和有膽量去面對將來的事物轉變和肯承擔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lla82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