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常會有這樣的疑惑:家中幾個孩子,明明都是同樣的爸媽、在同一個環境長大,為什麼個性會差那麼多呢?你也可能會想,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天生氣質」不同吧!?



  可是,氣質真的是影響手足之間性格差異的唯一原因嗎?其實不然。兄弟姊妹擁有相同的家庭環境,但是,他們各自的生活經驗,以及爸媽長輩對待他們的方式,卻可能是不相同的,而這些因素,都將會影響每個孩子個性上的差異。

排行為何會影響性格?
  在家中的排行別會對個人有相當深刻的影響力,而這種影響不僅僅在幼年時期,更會一直延伸到成年之後。究竟,為什麼出生序會影響性格呢?

◎ 出生成長時的家庭環境
  每個孩子出生的時間點都不同,在不同的時刻,家其實會經歷不同的改變。例如:家庭經濟狀況可能在最大的孩子出生時較為拮据,之後就愈來愈寬裕;或者,爸媽的事業原本一帆風順,卻在中年時,遭遇一些挫折;也可能,爸媽之間的感情原本不睦,但後來倒吃甘蔗,愈來愈好…。在各個不同的階段,家中的情況都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即使是兄弟姊妹,也會擁有不同的生活經驗,個性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

◎ 爸媽的對待與教養方式
  即使爸媽自認對每個孩子公平無私,但由於排行的不同,教養的態度和方式也不會完全一樣。例如:爸媽會認為老大應該要照顧弟妹、要作弟妹的榜樣;或者,認為老大就是應該比弟妹懂事、表現比弟妹強;或者,老大表現佳,爸媽覺得老二應該要跟老大一樣;又或者,老大擁有某個東西,爸媽認為老二接收就好,無須重買一個新的…。這些態度上的差異,或許都無關乎偏心的問題,但它的確對不同排行別的孩子造成了影響。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爸媽的重視與肯定,由於爸媽對待的方式不同,孩子也會慢慢學會運用自己的優勢,例如:老大可能會努力表現、老么可能較會撒嬌,這些行為都是希望爸媽能注意到自己。

排行 vs. 性格特徵
◎ 老大,自我要求高
  家中排行老大的孩子,通常個性較為嚴肅、保守,有責任感,自我要求很高,在爸媽眼中,是較為乖巧聽話的孩子。因常被要求分擔照顧弟妹的責任,並作弟妹的榜樣,所以通常嚴守規範、並崇尚權威;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老大所承受的壓力也會比較大,也較為依賴與崇拜爸媽,通常喜歡以爸媽作為學習的對象。

◎ 排行居中,擅於協調
  排行居中的孩子,既缺乏老大的特權,也沒有老么的受寵,地位相當尷尬,在成長過程中容易被爸媽忽視。因此,排行居中的「夾心餅乾」,個性較為敏感,內心容易藏著憤怒與不滿。不過,雖然他們在家中受到忽略,卻讓他們有「向外發展」的動機,他們通常較擅於協調,人際關係不錯,交遊廣闊。

◎ 老么,富冒險精神
  老么因為習慣被照顧、呵護,通常個性較依賴,希望常常受到別人的注意與幫助,在個性上顯得較為嬌縱、任性、衝動與善變。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由於老么受到的束縛較少,通常較有冒險與創新精神,也較為率性、大而化之。

爸媽如何因排行施教?
◎ 你該這樣對待老大:
  爸媽別總是要求老大要讓弟妹、要幫忙照顧弟妹、要作弟妹的好榜樣,這樣的壓力與期望對孩子而言可能太沈重了。孩子畢竟是孩子,也會有缺失、有情緒,有時不妨放下對老大的期許,去體會、關懷孩子真正的想法與需要;尤其要注意教育上的公平性,避免因為他是老大,就用特別嚴苛的標準來要求他。

◎ 你該這樣對待排行居中的孩子:
  排行居中的孩子較容易被忽略,爸媽必須避免直接幫孩子做決定,最好能先徵詢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感覺自己受到重視。另外,別忘了他們也和老大、老么一樣需要爸媽的關注,爸媽平時要留一些時間跟他們單獨相處或談話,多去顧慮到他們的感受。

◎ 你該這樣對待老么:
  爸媽必須養成老么的獨立性,訓練他有自己面對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別總是幫孩子料理一切他該自己做的事。建議爸媽可以讓孩子們都各自分擔一些家務,讓老么學習盡本份、負責任。另外,爸媽也必須了解老么的壓力來源,別總是拿老么和兄姊相比,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長處。

  雖然大多數爸媽都自認自己對孩子不偏心,可是,幾乎每個孩子都曾經或一直認為,爸媽比較偏愛其他的兄弟姊妹。如果爸媽真的是完全公平的,那為什麼孩子會有這樣的誤解呢?原因可能就在於爸媽不適當的教養態度。例如:將孩子互相比較、或誤認為孩子不需要特別詢問或關心…。

  提醒爸媽,不管排行為何,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是最珍貴的寶貝;別讓一些不自覺的習慣,讓孩子誤解了你對他的愛,甚至影響到孩子的心理與行為。其實出生序對爸媽還有更正面的意義,就是透過了解孩子的優缺點,幫助孩子跳脫傳統的侷限,如此一來,孩子將會擁有更寬闊的視野和發展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lla82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